(由于几个遗留问题,我的钢炼研究一直没有完工……就先拿一篇以前写的东西顶一下啦~呵……呵呵……呵呵呵……)
艺术,就是将技术提升到了远远超越实用的水平;艺术,是真正劳动得来的美丽果实;艺术,不仅是技术上的,也是精神上的。
《秒速》之中随处可见的单车情结。
写日本文化中比较喜欢的是汤祯兆的书。清明节三天都要加班的空隙,读到一篇《自行车的人车合一美学》忽然“文思如尿迸”敲打几句。
白球鞋和森林系是豆瓣(伪)文艺青年的标识,单车就是(追逐)青春的象征。汤在开篇写道“自行车最初代表一种文明的洗礼,经历了社会的高度现代化发展后。不但没有遭淘汰,更仿佛成为一种连接人与时代及环境之间的工具”。单车对我而言更是青春的象征。
那么,这篇文章的起源是无意中站着看完了一本《手冢治虫——我的漫画人生》的书吧。
谈到日本动漫,一定要提手冢治虫;好像看电影不能说喜欢看斯皮尔伯格要说最近重温了一遍伯格曼;不能说喜欢看书,要说文学和米兰昆德拉。“手冢治虫”这个亿人皆知的名字,是在日漫界分割“小白”和“专业人士”的标志。
和任何一部“必须要读的100部经典”的命运相同,手冢老师的贝雷帽和穿着红短裤的阿童木,成为和KFC和M大叔一般的LOGO标识化的象征。知道的人越来越多,愿意去看的人比任何时代都要少。“哦,手冢治虫嘛!大日本漫画之父嘛!”互拍肩膀,哗哈哈大笑一阵。然后远目。也是我们时代的特别属性。